考研政治徐涛()

考研政治徐涛,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历经战争烽火的

郑维山

将军此时正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身上背负着拱卫京畿的重任。虽是和平年代,但这位在战场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的郑将军却头一次受挫了,他被卷入了一场可怕的政治漩涡中。

八年幽禁

特殊时期的混乱,郑维山将军看在眼里,他是为党的事业奋斗了大半辈子的,他不愿看见反革命集团搞乱了党和国家,他勇敢地站了出来和反革命集团作斗争。可一人之力终归绵薄,他的激烈斗争换来的不是成功,而是

八年幽禁,下放劳改

郑维山出身农村,内心豁达,在被下放安徽农场劳改后,也不嫌苦不嫌累,经常抢着干农活。农场的人都和郑维山相处得很和善。可冤案终有被平反的一天,1979年的一天,农场里掌声雷动,一场盛大的欢送会驱走了农场平时的冷清,这场欢送会正是为郑维山将军送行而举办的。

从1978年开始,我党就着手进行对过去十年中大量冤假错案的平反工作。到了1979年,这股平反的春风终于吹到了这个安徽的小农场里。郑维山将军很是高兴,他一直相信党会为他平反,现在希望终于成真,自己能回北京见家人了,更能回到自己的岗位上继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继续做贡献了。

经济拮据

在自己的冤案被平反后,郑维山将军很快就回到了北京。但北京的情况却与他想象的有所不同。他回到北京后,似乎被遗忘了在了角落一般,没有人来给他安排工作,只得赋闲在家。

可没有工作,也就意味着没有了收入。那时的中国虽然已经开始改革开放,可计划经济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粮食要用粮票买、衣服要用布票买。没有粮票和布票便吃不饱穿不暖。

郑维山将军此时没有工作,又哪里来的粮票和布票呢?他的经济状况一下子拮据了起来。

徐帅出马

郑维山将军是有气节的军人,遇到这种情况,他一开始也不愿意去求人找关系帮忙。可是,久而久之,吃饭问题也不能不解决,无奈之下,郑维山将军去找了老上司许向前元帅。

红军时期,徐向前元帅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而郑维山将军正是那时开始在徐向前元帅麾下崭露头角的。不久后,徐向前元帅见到了郑维山将军。两人虽然是上下级关系,可双方却结下了非常浓厚的情谊,此时老友相见,再叙前事,令人感叹。

徐帅在听完郑维山将军的情况后,久久不语。

郑维山将军以为是自己让老领导为难了,谁料徐帅却突然说:

“这应该是总政治部的失职。”

原来徐向前元帅久久不语不是因为他不愿帮忙,而是在思考这件事情。他先是打电话给了总政治部的负责人,严肃而又郑重的语气里没有要为自己老部下出气的怒气冲冲,有的只是对战争年代立下汗马功劳的将军在和平年代衣食无着的愤懑。

徐帅严肃地指出总政治部

“不要踢皮球”

,不仅仅是郑维山一个人的问题,还有许多如郑维山将军一样的同志面临的难题都亟待解决。徐向前元帅在我国一众开国元勋中是出了名的“双商”高,智商高能打胜仗,情商高会领导。

徐帅的领导艺术在这次事件中又一次充分地体现了出来。他担心总政治部的干部为难,还语重心长地跟他们说:

“可以先解决生活问题嘛,政治问题是政治问题。”

相关单位在接到徐帅的电话后立刻展开了相关工作。郑维山将军的基本生活问题有了保障,一年后,他头上的政治问题也被彻底平反。

郑维山将军的政治问题被彻底平反后,他很快接到了党中央交给他的新任务——

兰州军区司令员

。大西北自古以来便是我国的边防要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苏联在西北的虎视眈眈也令人心惊胆战,党中央选择将如此重要的边塞重镇交给郑维山来把守,可见党中央对他的信任和郑维山将军能力的出众。

到任兰州后,郑维山将军常常亲临实地,对山川河流进行考察,拿出了一份极其详细的大西北防御计划,为我国西北地区的国防建设发光发热。

考研政治徐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辅导网 » 考研政治徐涛()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